對於中國人來說,一提到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首先想起的可能會是體操或者國際象棋這些比較美好的東西,可在英國,現在只要說起這些國家,人們總會提及洶涌而至搶飯碗的移民。
  自2007年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歐盟以來,兩國公民可以持護照免簽進入英國。但他們的工作種類受到了臨時限制,按照有關歐盟法則,明年1月起,歐盟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移民限制結束,這兩個東歐國家的人將可合法進入英國的勞工市場。
  勞工解禁讓不少英國人慌了神,壓力團體“英國移民觀察”估計,今後5年期間每年將有5萬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移民進入英國。如果這些人都是合格的醫生、護士之類擁有專業技能的工作者還好說,讓英國人擔心的是,大量缺乏技能的人擁到英倫三島上吃社會福利。
  現在英國政府仍面臨嚴重的財政赤字,社會福利被一再縮減。在這種情況下本國人尚且怨聲載道,自然更容不下別的國家人帶著馬勺到鍋里搶食。於是外國移民被妖魔化的情況一再發生,不少人一再聲稱正是外國人把公費醫療壓垮了,把工作搶走了,把學校擠滿了,把政府廉租房占據了。
  為了防止東歐人大量登陸英倫三島,英國政府精心組織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不惜在羅馬尼亞投放“自毀形象”的廣告,稱“這裡總是下雨,工作不好找,工資也少得可憐”,勸人們還是別去了。當然,對於英國的最低工資水平亦遠遠高於羅保兩國300英鎊每月的平均工資的事實,英國人是絕對不會提及的。
  而如果東歐人覺得天氣什麼的無所謂,還是執意要來,那麼英國又擺出第二道防線:考英語。英國政府宣佈,來到英國的移民必須先接受英語能力測驗,才能申請與收入相關的福利津貼。為了“保障福利制度的公正性”,移民還必須回答他們在來到英國之前,為了找工作做了哪些事情。英國就業和養老金大臣鄧肯·史密斯表示,英國福利制度不能被別人“占便宜”。
  當然,如果那些要過來的東歐人都能說流利的英語,英國還有第三道防線捍衛福利制度。首相卡梅倫11月底公開表態,即將來自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移民數量讓人們“深感擔憂”。他還對於歐盟範圍內自由流動並可居住就業的原則提出了質疑。針對公眾對於移民潮的擔憂,卡梅倫宣佈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新移民入境後最初三個月不能申請失業救濟。在符合申領條件後,六個月之後會停發救濟金,除非申請者獲得“真正”的工作機會;新移民不能立即申請住房補助,新移民被髮現在街頭乞討或流浪將被驅逐出境,一年內不得入境英國等。
  為了不讓外來移民占社會福利的便宜,英國可謂煞費苦心。可問題是,移民真會是社會的蛀蟲嗎?倫敦大學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對這種觀念進行“打臉”。該報告稱,與英國當地出生的人相比,新移民更少申請救濟和政府屋。新移民不但不是“負擔”,相反,他們的貢獻“很大”。
  孔令龍發自倫敦
  (原標題:東歐移民涌,英國政府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kevoljf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