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質檢總局發佈消息稱,截至12月19日,我國多個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相繼從12批54.5萬噸美國輸華玉米中,檢出含有未經我國農業部批准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已依法對這12批54.5萬噸進口美國輸華玉米作退貨處理。一時間,轉基因話題再度卷土重來。根據農業部網站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消息,目前,我國已先後膠原蛋白批准了轉基因棉花、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4種作物的進口安全證書。
  京華時報記者文融資靜商西
  □發佈
  轉基因玉米遭退回我要房屋二胎求美加強監管
  據國家質檢總局介紹,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已usb依法對這12批54.5萬噸進口美國輸華玉米作退貨處理。
  質檢總局已將最新有關台北港式飲茶情況再次通報美方,要求美方加強對輸華玉米的產地來源、運輸及倉儲等環節的管控措施,有效避免輸華玉米被未經我國農業部安全評估並批准的轉基因品系污染。
  據悉,本次被退回的美國MIR162轉基因玉米由先正達研發,是抗鱗翅目昆蟲的轉基因玉米,已獲得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主要玉米進口國的進口批准,但兩年多來一直在等待中國批准。12月6日,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曾公開表示,美國先正達公司多次提交轉基因玉米MIR162安全證書申請,經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評審,認為相關材料和實驗數據不完整並存在問題。農業部本著審慎的原則,已要求其補充材料和實驗數據。
  □回應
  湖南查獲假玉米種否認有轉基因成分
  網絡上轉載的相關報道稱:最近湖南懷化通道警方通報,經過一年努力,破獲了公安部督辦的“美國黃金玉米”特大銷售偽劣種子案。有專家在報道中稱,這些種子,不僅是劣質種子,而且部分種子可能含轉基因成分。
  湖南省農業廳調查組發現,這批種子全部來自廣東一家叫做“連州明豐”的公司,是沒有經過審定和試種的“三無產品”,其發芽率和成苗率分別隻有16%和48%。由於未經審定和試種,種子質量參差不齊,加上各地氣候、土壤環境等因素影響,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
  湖南省農業廳農業行政執法總隊總隊長胡祥文介紹,目前湖南省在懷化、湘西州、郴州三地共查獲同品種種子7000公斤。隨後相關部門對此進行了檢測,暫未發現含有轉基因成分。
  □官方
  中國未批准轉基因玉米種植
  農業部網站消息,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介紹,目前,經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已先後批准了轉基因棉花、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4種作物的進口安全證書。除批准了轉基因棉花的種植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用途僅限於加工原料。
  我國法律規定,進口用做加工原料的農業轉基因生物,不得改變用途,即不得在國內種植。我國至今沒有批准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作物種子進口到中國境內種植。截至目前,我國批准11種轉基因玉米進口用做加工原料;2009年批准了轉植酸酶玉米的安全證書,但未進入商業化種植。
  據悉,2010年全球轉基因玉米種植面積達4680萬公頃,占全球玉米總面積的26%。種植的轉基因性狀主要有兩類,一是抗蟲,二是耐除草劑。到目前為止,全球批准種植的複合性狀轉基因玉米共22個。
  □解讀
  玉米種子銷售需要加強監管
  雖然這次湖南所謂的“黃金玉米”目前暫未發現轉基因成分,但近年來未經批准的轉基因產品被我國海關截獲的消息頻頻曝出,還是引發了公眾對於轉基因問題的擔憂。目前我國尚未批准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種植,一旦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進口種子進入大田,很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佟屏亞認為,通過正規渠道,轉基因種子一般都能夠被“擋住”。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高級分析師馬文峰介紹認為,國家要對種子進口實行更嚴格的審批和監管,一方面,要把好“源頭關”,比如美國等種子出口國應該清楚哪些是中國允許進口的,哪些是未經中國批准的;另一方面,海關要實行批批檢查檢測,一旦檢出不合規定的種子要堅決退回或進行銷毀,打消進口商和貿易商的僥幸心理。
  湖南省繼福種業董事長彭繼福告訴記者,現在有的代理商為了賺錢,誇大宣傳進口種子的品質,部分農民也不管這些種子是否通過了當地的審定,貪圖小利結果上當受騙、造成生產損失。
  此外,網絡種子銷售的監管也急需加強。在淘寶網輸入“玉米種子”,顯示有1.42萬件寶貝,其中不少標明是“墨西哥玉米種子”“美國進口玉米種子”。湖南省通道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說,一些農民直接將“網購”的新品種進行小範圍試種,對於這種“亂種”的現象很難監管。
  □對話
  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黃大昉
  未來玉米缺口或達數千萬噸
  記者:近年來玉米進口量逐漸增加,現在我國的玉米缺口情況如何?
  黃大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預測,今後國內玉米需求將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長,而玉米單產增速僅為2.2%。國際上衡量畜牧業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指標之一是玉米的人均占有量。中國玉米人均占有量從2008年的126.4公斤已增至2011年的140公斤,2015年後將很快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約為207公斤。202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4.5億,如以人均占有量200公斤計算,屆時玉米需求量將達2.9億噸,而我國目前玉米產量不足2.1億噸,未來可能出現數千萬噸的缺口。
  記者:您如何看待轉基因玉米?
  黃大昉:目前我國玉米平均單產約380公斤/畝,僅為美國的60%。10年來國內玉米單產年均增長緩慢,說明僅僅依靠傳統技術難以突破發展的技術瓶頸,短期內無法實現玉米單產的大幅度提升。當前值得關註的是多種新興技術,特別是轉基因生物育種技術的應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玉米單產約為400公斤/畝,但以後大力推進抗蟲、抗除草劑玉米商業化育種,不到20年時間玉米單產提高近50%,現已超過600公斤/畝。發展中國家阿根廷多年堅持推進轉基因玉米產業化,平均單產已由1995—1999年間的342公斤/畝提高到2005—2009年間的471公斤/畝,15年間提高了38%,過去10年,總產翻了一番。
  記者:有報道稱,目前國際玉米市場上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玉米?
  黃大昉:目前國際玉米市場上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玉米。如果我國不願大量進口玉米,不讓玉米成為“大豆第二”,那隻有下決心加快轉基因玉米自主研發成果的產業化。這不僅是戰略的選擇,也是務實的考量。
  □聲音
  崔永元轉基因在美國有爭議
  昨晚9點多,赴美調查轉基因的央視前主持人崔永元剛下飛機就直奔奧體中心一處公寓,第一時間向在此等候的媒體介紹此行所獲。
  “收穫很大”,崔永元介紹,其間走訪了美國普通民眾、農場主、不同領域專家、民間組織等50人左右,發現“轉基因在美國主流科學家中有爭議是不爭的事實”。
  崔永元說,他在美國瞭解到,不僅專家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觀點尚不一致,民眾也並非“放心吃了20年轉基因”,因為相當高比例的美國人連“轉基因”都未曾聽說,談不上放心,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瞭解情況的美國人要求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
  在日本和美國的走訪讓崔永元感受較深的一點是,民眾如果在意轉基因食品,完全可以選擇不吃,食品認證很明確,通過條形碼都可以找到生產者。
  崔永元總結他的觀點是:“既然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科學家還有爭議,最好先不要給老百姓吃,至少不要剝奪我們選擇的權利。”崔永元建議中國的商場里設轉基因食品專櫃,保證專櫃外的食品不是轉基因,並認為政府應該負起這個責任。
  崔永元表示,他先後3次赴日美做轉基因調查都是個人行為,自己出錢,此次赴美14天花費不下50萬元,聘請當地人拍紀錄片,製作好後將儘快發佈。
  崔永元透露,他在微博上與方舟子關於轉基因的“對峙”已持續3個多月,由最初的爭議日益演變為附帶人身攻擊的“罵戰”。
  談及離開央視的原因,崔永元說三年前就已提出離意,但台領導一直不放。“我在央視的時候簽過協議,不能隨便發微博,在網上預報節目都不可以”。
  昨天崔永元提到,與方舟子微博論戰轉基因是促使他此次離職的很大原因,“在這樣的大是大非面前那些我不要也罷,乾脆辭職算了”。  (原標題:54萬噸美轉基因玉米被我退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kevoljf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